第十章 归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 归纳推理和归纳问题
演绎:从一般性原理到个别性论断的推理。
归纳:从个别性例证到一般性原理的推理。
类比:从个别到个别或者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资料图)
狭义的归纳:个别性例证到一般性原理的推理,广义的归纳则指一切扩展性推理,它的结论所断定的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而前提的真无法保证结论的真,整个推理因此缺乏必然性。
归纳有:
(1) 简单枚举法。
(2) 排除归纳法。
(3) 统计概括。
(4) 类比论证。
(5) 假说演绎法。
(6) 预测推理。
休谟把人类理智的对象分为两种:观念的联系、实际的事情。
把人类的知识或者推理也分为两种:关于观念间联系的知识或推理,关于实际事情的知识和推理。
休谟对归纳推理合理性的怀疑主义论证:
(1) 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主义的辩护。因为在归纳推理中,存在着两个逻辑的跳跃:一是从实际观察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称结论;二是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而这两者都没有演绎逻辑的保证,因为适用于有限的不一定适用于无限,并且将来可能与过去和现在不同。
(2)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也不能归纳地证明。例如根据归纳法在实践中的成功去证明归纳,这就要用到归纳推理,因此导致无穷倒退或循环论证。
(3) 归纳推理要以自然齐一律和普遍因果律为基础,而这两者并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因为感官最多告诉我们过去一直如此,并没有告诉我们将来仍然如此,因此自然齐一律也没有经验的证据。我们的感官所告诉我们的只是现象间的先后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果律没有经验的证据,只不过是出于人们习惯性的心理联想。
归纳悖论的主要三个:
(1) 亨普尔悖论,亦称“乌鸦悖论”、“全相关悖论”。即“所有乌鸦都是黑的”,利用后件否定,等值推出“所有非黑的东西都是非乌鸦”。那么“白雪”等都是命题的证据,违反常识和经验。
(2) 古德曼悖论,亦称“绿蓝悖论”。运用简单枚举法,从同样的观察实例可以得到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预测结论。
(3) 凯伯格悖论,亦称“彩票悖论”。若接受“彩票1不能得头奖”这一假说是合理的,然后逻辑推出“彩票2不能得头奖”……,故“所有彩票不能得头奖”,这一结论与“恰好有一张彩票得头奖”相互矛盾。
二. 演绎主义和先验论的辩护
对归纳推理的演绎主义辩护是指:暗中承认归纳推理本身不能必然得出结论,然后通过给归纳推理增加一个认为是普遍必然的大前提,把它与归纳前提中所枚举的个别性例证结合在一起,就能保证归纳结论的必然真实性。
普遍因果律亦称“决定论原则”。
康德对归纳推理是先验论的辩护,普遍必然的知识是用先天的认知形式整合、统摄后天的感觉经验内容的结果,。
庞来卡认为,有些基本原理已得到经验的初步证明,但还不能被完全证实,于是科学家们共同约定,同意把这些原理看作是已被证明为真,然后据此推演出各个学科中更具体的定理和原理。
三. 归纳主义辩护和概率逻辑
归纳推理是一种扩展性推理,结论所断定的东西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不具有保真性:当归纳前提为真时,归纳结论却可以为假。
归纳推理可以自我纠正:一种自动地纠正理论T而找到比T更真的理论T1的算法。
赫歇尔把发现和证明两个方面进行区分:所谓发现,就是定律的发现和提出,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分析、观察得到的例证中归纳概括出定律,一是由大胆的猜测获得假说,由此组合为理论。所谓证明,就是科学定律或理论如何得到确证和承认的问题。证明的标准就是要求从科学定律或理论推导出的结果与观察、实验相一致。
可证实性原则:一个科学陈述的意义由其证实条件决定,仅当它原则上是可以通过经验证实时,它才是有意义的。
帕斯卡概率逻辑四种不同的解释:
(1) 古典解释,它把概率解释为:如果在所有n个等可能事件中,事件A包含m个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的概率为m/n,用公式为P(A)=m/n。
(2) 逻辑解释,它把概率解释为陈述h和e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先验地加以确定,与事实无关。
(3) 主观置信度解释,亦称“私人主义解释”,它把概率解释为某个人根据给定证据对一个给定陈述的置信度。
(4) 频率解释,亦称“经验主义解释”,它认为概率是在事件的无穷序列中某一属性或某一事件出现的相对概率或相对概率的极限。
归纳概率的问题:(1)用某个概率归于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造成循环论证或无穷倒退。
(2)归纳结论是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称陈述,然而例证总是有限的,故所得概率总是零。
因此,归纳概率得不到归纳合理性提供的辩护。
波普的反归纳主义:他把归纳理解为从单称陈述(观察或实验结果的报告)推导出全称结论(假说或理论)的过程,并认为由于归纳过程中存在着从有限到无限,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跨越,因此归纳不仅不能得必然的真理,而且不能得或然的真理。
当涉及到无穷对象(即有的)时,我们却永远无法证伪它。
当涉及到无穷对象(即全部)时,我们却永远无法证实它。
证实和证伪一样,都带有某种相对性。
四. 归纳问题在逻辑上无解
否定方面:归纳问题在逻辑上无解。
肯定方面:但如何知道其前提为真实的?
(1) 诉诸更普遍、更一般的原则或公设,说该附加前提是从它们推出来的,但后者的正确性又源自何处?这将导致无穷后退。
(2) 认为该附加前提或假设是人先天具有的。但问题在于:区分先验和后验的原则的标准是什么?其原则的标准又是模糊不清、意义不明的。
(3) 认为该附加前提或假设是人的主观约定。这种本身的准确性就有待证明的约定不能推出归纳结论的必然性。
(4) 说该附加前提是一个归纳推理的结论,而这最后将导致无穷倒退或循环论证。
整体主义知识观的主旨之一:拒斥先验知识,不承认任何意义上的终极真理或绝对真理,使科学理论永远面对反面证据和批评。
不能用演绎逻辑的有效性批判归纳逻辑,就像不能用归纳逻辑的有力性(可获得新知识)批判演绎逻辑一样。
恩格斯说过:对于不可知论的最好驳斥不是理论的论证,而是科学的实践。
五. 归纳的实践必然性
归纳的合理性在于:它是人们为获得真理所能采取的诸多策略中的最佳策略;并且,归纳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它让过去的经验决定对未来的预测,并且让新的经验修正、否定虚假的信念。让我们始终一贯地坚持归纳策略,我们最终总会达到正确的归纳结论。
(1) 归纳是茫茫宇宙中生存的人类必须采取,也只能采取的认知策略。
(2) 人类有理由从经验的重复中建立某种确实性和规律性。
(3) 人类有可能建立起局部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并且已部分地称为现实。
(4) 归纳结论永远只是可能真,而不是必然真。
六. 一个全面的归纳逻辑研究纲领
古典归纳逻辑:即从有限的感觉经验证据中抽象、概括、发现出普遍适用的自然规律。
归纳逻辑包括的四个部分:
(1) 发现的逻辑。
(2) (客观)辩护的逻辑。
(3) (主观)接受的逻辑。
(4) 修改和进化的逻辑。当一个归纳假说提出之后,面对经验证据,很少会得到完全的证实或证伪,而是需要作出某种修改和变更,由此开始一个归纳假说或理论的发展、演变和进化的过程。
七. ******外国哲学大辞典******
整体论的意义检测理论(holistic theory of testability of meaning):
美国奎因的意义检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法国杜恒的有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以取代逻辑实证主义的原子论的意义检测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诸命题在接受感性检验时,不是单独而是作为一个组合起来的整体出现。不论提出什么样的经验检验,都不能单独地证明某个叙述语句是假的,因为对语句体系中的其他语句做些调整,总是能够抵消这种反证。在假说与观察结果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对假说、初始条件、观察结果或者用以推出结果的原理,进行否定或修正,从而使假说与观察结果一致。即(1)可以修正一个或更多个有关的假说,把最不信任的假说排除掉;(2)可以否定作为初始条件的命题,也可以否定或修改与初始条件相关的背景理论或辅助性理论;(3)可以否定或至少重新解释观察结果;(4)可以否定或修改我们在推理时使用的数学原理或逻辑规则。在对假说进行经验检验时,没有一个命题可以免于从以上四个方面被否定或修正。为了使假说与观察结果一致。其中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成为修正或否定的对象。任何命题作为体系的一部分,可以具有一定的经验意义,但整个体系才是经验意义的重要传递手段。经验检验始终只是针对命题的整个体系,而不是针对任何孤立的命题。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只是体系,而不是孤立的命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