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是奋发有为的商大青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
在为民服务中升华自我
让自身所学发挥更大作用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020级研究生
申毅:4年带出万名志愿者,用数字化赋能志愿服务
本科期间,申毅作为志愿领队,四年里共带领万名志愿者,参与了40余项志愿项目,累计服务时长达868小时,获评校“五星级志愿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守护的意义:要成为给人温暖与光亮的人。
申毅在大一就加入了校志愿者协会。在刚迈入浙商大校门时,他被热情的“学长号”服务所吸引,感受到友爱的美好,从此他的心中便埋下一颗传播善意的种子,“志愿服务”之花在申毅的大学生活中绽放得愈发芬芳绚烂。
一本“志愿服务记录本”是志愿者们辛勤付出的印证,而申毅及所在部门日常负责志愿者注册、志愿时数认证、志愿者管理与志愿集体表彰等工作。但是一段时间工作下来,申毅发现其中存在保存不易、管理漏洞难以解决、离开校园后的认可程度无法确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目光投向当时尚未得到广泛推行的“志愿汇”。
我们起草规定,接着放在学院试点,后来到学校的推广,相关文件内容不断更新完善。同期,我们团队一同对《浙江工商大学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和推行,就是为了助力校园志愿者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申毅说,目前不论是各学院组织的志愿活动,还是以校级为单位举办的志愿活动,都在使用“志愿汇”来统计志愿时数,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通过直播,赋能公益行业的发展。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2020级本科生
沈潘琳:将绿色建筑从图纸变为实景
三年间,沈潘琳带领“旅说共富·青绘乡村”实践团的380余名成员、87支实践小分队前往全省80余个乡村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和具体方案设计。他们往返5800多公里,撰写了近百本乡村发展样板案例、210万字调研文本。
在金华浦江上河村,沈潘琳团队对古建进行数据勘测、乡村绿色建筑进行零碳化改造。
如何使建筑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并能提升当地生态系统质量,这是当地乃至全球自然保护区都面临的一道命题。
沈潘琳说,如今建筑占全球能耗的30%-40%,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据悉,迄今为止,沈潘琳共调研了87个村庄,通过GIS抓取村庄形态,落实到CAD图面,并结合上位规划、合理设计分区、分配用地性质。他们团队所打造的专项规划,涉及各类景观和公共节点,包括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制作建筑模型等工作。
丰富的经验让沈潘琳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越走越坚定。她化身研学教师在嘉兴研学基地为青少年教育开展服务;在金华义乌陇头朱村,她探秘乡村治理新模式,为新乡村数字化治理建言献策……
在沈潘琳看来,旅游专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旅游规划,城乡规划也不是嘴上说说。如何真正做到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发展良策推动乡村振兴,以青年之力帮助乡村真正地可持续化共富,才是旅游人真正要做的。
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
刘康慧:将乡村养老变为享老
刘康慧是“益知行”乡村振兴调研团“茶韵仙宅·时去光来”实践分队的队长,长期聚焦乡村互助养老领域,她的项目“时间银行”得到仙宅村的高度认可,她还作为代表与当地签订长期服务协议。
“对于我们而言,地铁是再寻常不过的出行工具,但是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却是新鲜的交通设施。”刘康惠说,在第一次参与残疾人出行帮扶志愿时,一位服务对象不经意间的感叹“地铁为什么那么长”让她内心特别难受。
正是这志愿帮扶活动让她萌生了帮助乡村养老互助推行的想法。
说干就干,大一下半年,刘康惠作为负责人参与悦纯公益项目的申报,选择的是互助养老的领域之一——“时间银行”。
该项目借鉴商业银行的储蓄模式和管理方式,鼓励低龄老人和其他志愿者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服务时长可以储存。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再用这些储存的时间进行兑换。
接着,刘康慧又申请了互助养老领域的公众号进行运营,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老师的指导,她在大二暑假实践前就已定好了方向和目标,并写好了规划。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刘康慧的“时间银行”通过“以时换时”模式获得实践支持,成功挖掘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帮助进行志愿服务,切实做到了“让每一个老人都有依靠”。
刘康慧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真诚确实是面对生活中所有问题和困难的必杀技。一路走来到今天,180余场的志愿活动,见证了刘康慧在志愿之路上从不懈怠的身影。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2019级本科生
金悦:打通“科技盲道”,接力一“旅”阳光
金悦是“新视界公益”项目的创始人之一,这个项目专门为视障人士提供了一款城市无障碍出行数字旅游产品。
我们发现,国内各类展馆、景点未专门开设可供视力障碍群体触摸的视觉中心,在视障人群正常购票并自行配备陪同人员时,一些活动场景也会拒绝视障人群参与,例如,轮船、缆车、玻璃栈道、漂流、潜水等。
金悦在导师的带领下探访了很多地方,从中得出答案:通过讲解与触摸的方式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在脑海和内心深处形成生动的画面和真实感受,这是视障人群获得旅游体验的关键。
关爱不只是简单的探访和课题研究,而是要设身处地照顾视障人士的视听体验,要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旅游休闲带来的精神福利。在团队的努力下,推出视障者专属线上平台,为视障人士建造了一条宽阔的“旅游盲道”。
金悦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数字旅游产品,更是一个让视障人士与大自然、社会交往的机会。
2021年,金悦跟随“一旅阳光”实践团队来到建德三都镇新合村支教,实现了她的支教梦。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缺乏家长陪伴而性格敏感的小妹妹,她渴望学习,除了我们设置的集体课程,还会单独来请教我一些问题。我在教给她一些基础知识外,还鼓励她好好学习。支教结束后,我们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联系,解答她在生活上、学习上的疑惑。”金悦说。
在大学期间,金悦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为山区学生种下希望的种子。如今,她已被拟录取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未来,我将继续用专业知识尽所能帮助更多人。”
他们
行胜于言,自强不息
在生命所有的季节播种
收获一路鲜花开一路欣喜
请继续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
追寻“榜样力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