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不用油不用电,24小时连续运行自然能提水为山区生产“解渴”
灌溉用水得到保证,荒山变花果山。
自然能提水系统。
从靠墙根晒太阳到春耕生产忙,变化源于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梨坪村、块河村等村庄建起了自然能提水工程。土地灌溉用水得到保证后,当地村民春耕备耕忙得热火朝天,靠天吃饭的历史也从此得到根本性改变。
块河村、梨坪村位于东川城区西南部,平均海拔1260米,属于半山区。3月9日,记者走访两地获悉,由于海拔较高,山高水低,无长流水源,长期以来,当地村民靠打井、小水窖、小水池集雨水满足生产用水需求,用水严重短缺。遇到干旱年,村民人背、马驮或驾驶拖拉机到附近水源点拉水,平均距离达10公里以上。
“由于缺水严重,以前村民都是种玉米、花生、红薯老三样。”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梨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方华介绍,梨坪村全村有耕地5146亩,人均耕地近2亩,再加上林地,人均生产用地超过3亩。以前由于没有灌溉用水,冬季、春季当地村民都闲着,大多数时间靠着墙根晒太阳,有的村民则选择外出务工。
在滇沪合作的推动下,2019年,淼汇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东川启动“自然能提水沪滇协作示范项目”。该项目利用乌龙河电站的尾水,采用自然能提水系统,即先采用有压重力输水获取势能,再利用自然能提水系统将水输送至海拔2000多米的高位水池,最后利用水池高差灌溉低区域土地。这一提水系统不用油、不用电,24小时连续高效运行,不受阴雨日照等自然条件约束,具有无污染、高效、稳定、可靠等技术特点。
2019年3月,上述项目动工,次年6月竣工。建成后,梨坪村自然能日提水量1000立方米,扬程886.5米;块河村自然能日提水量720立方米,扬程764.5米,两个村累计灌溉面积超过5000亩。
洪方华介绍,灌溉用水问题得到解决后,当地村民一改过去老三样种植结构,转种无花果、草莓、枇杷、橄榄等特色经济作物。2019年7月,梨坪村一边修建蓄水池、自然能提水设施,一边种植枇杷。2022年,枇杷树开始挂果,每亩年产值预计1.5万元。之后的5—15年为盛果期,每亩年产值预计2万元至3万元。目前,枇杷的市场平均价格为25元/公斤。该产业不仅能给当地带来极好的经济效益,还可带动土地流转。
在洪方华看来,更重要的是,现在村民忙起来了,从春节到现在,村民都在忙着采摘枇杷,原来外出务工的村民也陆续回来开始发展农业生产。因水而兴的梨坪村等村庄的产业振兴之路,正迎来繁花似锦的新未来。(记者 廖兴阳 摄影报道 )
标签: